( 祝融號 圖源:人民日報 ) 登陸成功 2021年5月15日凌晨,中國首個火星巡視器“祝融號”成功在火星北半球烏托邦平原南部登陸。至此,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之后,真正登陸火星的第三個國家,也是首次探測火星即實現著陸的國家! 毫無疑問,中國這一創世之舉將被永久載入世界航空航天發展史。 此前,歐洲太空總署在過去十年間嘗試了兩次火星登陸,都以失敗告終;蘇聯也嘗試了兩次,但僅拍攝了一幀照片傳回地球后,便告報銷了。唯一成功降落且能操作太空探測器的,只有美國NASA,而且目前美國已經能在火星成功操控五輛漫游車。 ( 祝融號 圖源:國家航天局 ) 秘密勝利 然而,對于中國太空計劃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一些“外籍航天科學家”發表的言論著實讓人啼笑皆非。針對中國對火星著陸計劃的秘而不宣,有專家甚至聲稱:“情愿對一場‘公開的失敗’致敬,也不愿中國取得一場‘秘密的勝利’?!?/p> ( 祝融號 圖源:央廣網 ) 科技競爭的國際形勢瞬息萬變,誰掌握了太空武器誰就掌握了未來。各國對航空航天領域信息都有極高的保密要求,這本來就是公開的秘密。 早在2011年,美國就通過所謂的“沃爾夫條款”禁止了中美之間關于航天領域的合作,因而中國唯有憑借自己的力量去探索太空。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中國航天事業發展至今并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依靠的正是積極探索、開拓創新的中國“航天精神”以及艱苦奮斗、默默無言的“中國式”保密意識。 ( 中國航天 圖源:網絡) 作為裝備制造業,特別是高端裝備制造業,太空計劃的關鍵技術,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具有獨立知識產權保護和高度保密性。 中國對太空計劃秘而不泄,對祝融號登陸火星計劃守口如瓶,這正說明了中國航天工程一直以來都有著相當嚴格的質量要求和保密要求。 新中國成立之初,綜合國力相對較弱,又沒有現代工業基礎,科技事業落后,如果中國早早暴露了要發展“兩彈一星”的戰略意圖,那么國際的打擊必將聞風而至。因此,中央實施重大決策必須采取嚴格的保密措施。 ( 兩彈一星 圖源:中國網) 時至今日,中國太空計劃已經成為民族自豪感的重要來源,而今天的保密工作也在與時俱進。 “社會發展需要公開,巨大成就需要展示,威懾敵人需要亮劍”,保密工作無需再將所有與項目有關的信息全盤保護,而是做到“保中有放,保放結合”。這種保密觀念的轉變,源于中國社會文明的進步,更是對我國雄厚的科技實力和強大的綜合國力的高度自信。 ( 祝融號 圖源:網絡) 保密工作無小事,防微杜漸勿輕心。 中國國防事業將在新時代的保密工作下振翅騰飛,取得一場又一場“秘密勝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