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耳為什么會在日本遇難?當時發生了什么呢?事實上,關于這位人民音樂家,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紅色往事……
愛樂少年,以音樂修心
聶耳,原名聶守信,1912年2月出生于云南昆明市。年少求學時,他便對音樂產生了濃厚興趣。1927年,聶耳進入云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后,不僅刻苦學習,積極參加文藝活動,還在云南地下黨影響下,加入外圍組織“讀書會”,“提高了自己的政治覺悟”。
聶耳從小就表現出對音樂特有的天分,這是他1924年加入云南求實小學學生樂團時與教師的合影(前排左邊彈三弦者為聶耳)
1928年,大革命失敗后的白色恐怖蔓延至云南,聶耳目睹許多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慘遭屠戮,更加堅定了追求真理的信念,毅然秘密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這段時期,他將對音樂的探索與革命熱忱緊密結合,成長為一位立志改變社會的革命者。
1930年春夏之交,云南地區反動軍警開始鎮壓進步青年,聶耳被迫離開家鄉,懷揣理想奔赴上海。
愛國青年,因報國立志
來到上海灘,聶耳考入“聯華影業公司音樂歌舞學?!?,正式改名為“聶耳”。由于他天賦聰穎,學習刻苦,很快成為樂隊第一小提琴手。
初到上海時,聶耳曾在“云豐申莊”當店員。圖為1931年3月12日,聶耳(右)與同事合影
不過,此時的聶耳并非完全沉浸在音樂海洋之中,因為時局已發生重大變化。隨著九·一八事變(1931年)、一·二八事變(1932年)接連發生,聶耳切身感受到亡國陰影下的憤怒和無奈,心中充滿了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以及對國民黨當局的鄙夷,“怎樣去做革命的音樂”成為他腦海中不斷思考的問題。
針對一些文藝工作者“商女不知亡國恨”,仍演出靡靡之音的丑態,聶耳專門寫文章在《電影藝術》雜志上進行抨擊:“香煙肉感,熱情流露,這便是十幾年來所謂歌舞的成績?!辈⒏吆簦?/span>“我們所需要的不是軟豆腐,而是真刀真槍的硬功夫!……你要向那群眾深入,在這里面,你將有新鮮的材料,創造出新鮮的藝術。喂!努力!那條才是時代的大路!”
1932年11月,聶耳結識了當時上海地下黨左翼戲劇家聯盟負責人田漢。兩人志趣相投,決定共同創作一批革命歌曲,以“喚起中華民族,抗日救國”。
革命黨人,為革命譜曲
1933年初,經田漢介紹,夏衍監誓,聶耳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熱情投身革命。此后一年,聶耳進入“創作黃金期”,他與田漢一起創作了《畢業歌》《碼頭工人歌》《賣報歌》等一系列膾炙人口的作品,成為鼓舞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的有力武器和戰斗號角。緊接著,躊躇滿志的聶耳迎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作品——《義勇軍進行曲》。
當時,田漢為我黨領導的電通公司創作了抗日電影劇本(后在夏衍完善下定名為《風云兒女》)。但是不待田漢完成創作,國民黨反動派就將他逮捕。被捕前,田漢匆匆將電影主題曲歌詞秘密寫在香煙盒的襯紙上。聶耳得知此事后,主動請纓為《義勇軍進行曲》譜曲。
中國唱片博物館展出的《義勇軍進行曲》曲譜手稿復制品
然而,就在聶耳廢寢忘食地創作時,危險已經逼近,對他懷恨已久的國民黨反動派計劃實施逮捕。1935年4月,聶耳在組織安排下,秘密離開上海,準備取道日本赴蘇聯??紤]到時間緊迫,他一到日本就馬不停蹄繼續工作,月底即將定稿曲譜寄回國內。
很快,歌曲隨著《風云兒女》的上映響徹大江南北,唱出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不屈與尊嚴,激勵無數中華兒女在民族危亡之際萬眾一心、團結御侮,奮勇殺敵、保家衛國。新中國成立后,這首氣勢昂揚的革命歌曲又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聶耳(左一)與友人在東京留影
不幸的是,這一切,已不能被意氣風發的聶耳親眼見證了。1935年7月17日,他在日本神奈川縣藤澤市鵠沼海濱游泳時溺水身亡,年僅23歲。
聶耳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從他手中誕生的革命歌曲卻永遠回蕩在中華大地上,鼓舞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如今,中國健兒在奧運賽場奮勇奪冠,讓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在日本江之島奏響,就是對這位“國之歌者”最好的告慰和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