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起丟失涉密文件資料的典型案件
二
使用過程中丟失
案例5:2016年1月某日10時左右,某中央企業某部門秘書錢某將文件傳閱盒送至該部門副總經理劉某某的辦公室。11時左右,劉某某開始閱看盒內文件,看完后將該文件傳閱盒放在辦公桌上。隨后,劉多次離開辦公室,期間門未鎖。16時左右,劉某某發現放在桌上的文件傳閱盒丟失。經核實,丟失文件傳閱盒中有文件屬于國家秘密。事件發生后,該企業給予劉某某黨內警告處分,免去其部門副總職務。
案例6:2016年4月某日,某中央國家機關檢查組在某單位開展檢查時,向受檢單位索要檢查材料。該單位有關部門負責人隨即將涉密材料提交檢查組備查,由于檢查后材料要退回,便未履行簽收手續。檢查組有關人員領取了材料后,隨手放在檢查組臨時辦公室的茶幾上。此后,檢查組在該辦公室與受檢單位其他人員進行了談話,期間也有受檢單位人員前往該辦公室送交其他材料。當日晚上,檢查組發現文件丟失,經多日查找均未發現文件下落。事件發生后,有關部門給予責任人員相應處理。
這兩起案件是涉密文件資料在使用環節發生丟失的典型案例。
根據《關于國家秘密載體保密管理的規定》要求,閱讀和使用秘密載體應當辦理登記、簽收手續,應當在符合保密要求的辦公場所進行,管理人員要隨時掌握秘密載體的去向。然而,從上述兩個案例看,責任人毫無疑問都沒有做到這一點。
案件5屬于按程序傳閱涉密文件,劉某某閱看完涉密文件后,非但未將涉密文件退回或放置在具有保密條件的環境中,還多次離開辦公室且未鎖門,致使涉密文件被置于不具有保密要求的場所之中從而造成丟失。案例6屬于臨時性借閱涉密文件資料,有關當事人未按規定辦理登記、簽收手續,領取文件后又隨手放在復雜環境當中,且未采取有效的保密管理措施,致使文件丟失??梢?,違反規定閱讀和使用涉密文件資料,是造成涉密文件資料丟失的重要原因。
三
保管過程中丟失
案例7:2014年12月,某市市委辦在清退文件時發現,某市屬單位領取的涉密文件無法清退。經查,該單位機要員領取文件后,按照保密要求和文件流轉程序進行了傳閱,傳閱后由密件保管員鄒某歸檔保管。鄒某因工作疏忽大意,加之當時患有疾病正在就醫,沒有將密件及時放回涉密文件專柜,導致涉密文件丟失。事件發生后,有關部門給予鄒某行政記過處分,調離涉密崗位;對原辦公室主任王某、分管副局長徐某進行了誡勉談話,并責令在全局會議上作出深刻檢查。
案例8:2015年1月,時任某商業銀行某地分行辦公室主任的方某按程序領取了涉密資料,供其工作中使用。7月至10月間,方某因崗位調整2次更換辦公室。由于方某忘記持有該涉密資料,致使該資料被其本人或者由樓層保潔員余某,與其他非涉密資料一并進行了清理,并由余某將清理出的全部資料運至該銀行地下室廢品倉庫暫存。之后,余某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該涉密資料及其他廢品賣給了廢品收購人陳某;陳某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廢品賣給某廢品收購站。此后,某書店老板金某從該廢品收購站收購了一批舊資料,其中就包括該涉密資料。金某將該涉密資料放在網上書店銷售,被有關部門發現。事件發生后,有關部門給予方某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并予以通報批評;對分管保密工作的副行長葉某進行誡勉談話。這兩起涉密文件資料丟失案件主要發生在涉密文件資料保管環節。
涉密文件資料的保管,一種是文件資料閱讀、使用完畢后,由機關單位文件管理人員歸檔;另一種是對一些常用的涉密文件資料,由涉密人員個人保管。案例7和案例8分別對應上述兩類情況。案例7中,鄒某未將傳閱完的涉密文件及時放回涉密文件專柜,違反了保密法實施條例有關“保存國家秘密載體的場所、設施、設備,應當符合國家保密要求”的規定。案例8中,方某嚴重違反《關于國家秘密載體保密管理的規定》有關“工作人員離開辦公場所,應當將秘密載體存放在保密設備里”的要求,竟然忘記其持有涉密資料,甚至被賣至廢品收購站,進而在互聯網上銷售,可以說極其缺乏保密意識。